11月3日,第十九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南京大学顺利落幕。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、中国科协、教育部、中国社科院、中国工程院、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,由南京大学、共青团江苏省委承办。
本届竞赛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,共有640件和643件作品分别入围主体赛和“人工智能+”专项赛的终审决赛。其中,我院共3件作品获奖,主体赛三等奖1项,“揭榜挂帅”专项赛二等奖1项、三等奖1项。
我院获奖项目介绍
面向电源管理芯片的多维自动化设计系统
项目成员:张裕鑫、蔡涵杰、蔡雯悦、余健晖、张楠、唐超英、孙一潇、陈晓菲
指导老师:曾衍瀚
项目简介:本项目针对电源管理芯片(PMU)设计中的挑战,提出了一种“结构化-层次化-协同化”的自动化设计方法和优化平台。通过强化学习和SPICE仿真平台,实现了从拓扑建模到元件尺寸优化的自动化流程,并结合进化算法与知识迁移技术进行PVT协同鲁棒性优化,确保芯片在多工艺、多环境下的稳定性。该平台大幅缩短开发周期、降低成本、提高产品质量与竞争力。目前已发表7篇高水平论文,申请15项发明专利,具备广阔的产业推广前景。
基于伍德灯-临床影像多模态融合的白癜风AI诊断预测模型
项目成员:赖锦涛、舒湘、吴悠优、王晓琪、曾嘉佑、杨晓君、朱晓梅、丁文晶、梁大海
指导老师:周正
项目简介:针对空军招飞体检中“专家少、患者多、现场即出结论”的现实情况,本项目创新研发“基于伍德灯-临床影像多模态融合的白癜风AI诊断预测模型”,核心目标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优化诊断流程,既有效降低白癜风病情的误判率,又大幅提升招飞体检中的诊断效率,为空军招飞体检工作提供精准、高效的技术支撑。
基于电网-交通网-通信网智能协同调控的极端气象灾害后城市供电恢复技术
项目成员:张雅雯、叶祖鑫、叶树根、刘仕林、张小敏、黄学纬、陈展
指导老师:黄汉奇、黄煜、韦蕴珊
项目简介: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,城市电网面临严峻挑战。本项目旨在通过电网、交通网、通信网的智能协同调控,提高城市电网在极端气象灾害后的恢复效率和稳定性。
(文案:张宇靖 编辑审稿:谢玲)